改革开放40年-义乌从“马路市场”到“以场为市”
通知:义乌博览会优质展位已不多,先定先得!!!
通知:义乌博览会优质展位已不多,先定先得!!!
通知:义乌博览会优质展位已不多,先定先得!!!
从“马路市场”到“以场为市”
“那时候,我们就是在这里摆摊的,一模一样。”11月19日,家住小商品市场旧址公园附近的王阿姨,牵着自己的8岁孙子,指着眼前水泥板摊位,感慨万千。对王阿姨而言,这修旧如新的摊位仿佛让她穿越到了30多年前的义乌小商品市场。她最初就是在第二代小商品市场摆摊卖杂货,那时大家都穷,只有一股不惧艰辛、拼命奋斗的精神,让她富裕了起来,才有了现在的好日子。“当时根本想不到,现在的义乌市场可以发展到这么大。”一遇雨露就发芽,一有阳光就灿烂。的确,义乌小商品市场就如同从缝隙中艰难生长出来的小苗,迎着改革开放的春风,生根发芽,不断生长。
改革开放40周年
禁锢打开后的热情绽放一声“我要做生意”,拉开了义乌市场历史的大门,也打开了禁锢的枷锁,激发了更多群众个体心灵的绽放,群众创业热情和致富冲动如同闸水般倾泻而出。曾经水沟上的那个“马路市场”———被誉为义乌第一代马路市场的湖清门市场,虽简陋不堪,但却像小草般“野蛮生长”,一发不可收拾。当时专管湖清门市场的工商所副所长徐至昌至今还记得,湖清门的生意非常红火,经营户头天拿来的货,第二天保准能卖光。后来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,许多商户自带门板,搭起塑料棚架,自行向新马路两端延伸。后来,县政府增设摊位,每个摊位每年2000元租金。当时,人均月工资只有三四十元,大家都疑惑,一个摊位一年能赚多少钱,会有人愿意出这么多租金?结果出乎意料,摊位几天就租完了。第一代小商品市场开业后仅3个月,市场摊位数量增加近一倍。到1982年底,市场便有了30多个大类的2000多种小商品。但看着每天从附近10多个省区市蜂拥而至的采购者,义乌人发现,市场的承载力已到了极限,市场的物理空间亟须扩容。
改革开放40周年时代给予义乌更多机会为了进一步释放群众致富激情,1984年新年伊始,义乌县委县政府将“兴商建县”确定为义乌的战略方向,放宽企业审批政策,简化登记手续。一时间,老百姓如潮水般涌向市场,没过多久,原本旺盛的湖清门更加满足不了,百米小街上也是涨潮般地满了、堵了。于是,义乌县政府、工商局和个体工商户一起出资60万元,到太祖殿盖了个玻璃钢棚,因为新一代市场架设了钢架玻璃瓦棚顶,所以被形象地称为“草帽市场”。但是,那里很快又像吹气般地膨胀成小城最臃肿地方。就在这时,时代给予了义乌更多的机会。1984年10月,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,提出“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”,这给义乌市场吹来了又一股春风。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义乌县委县政府当机立断,千方百计筹集57万元资金,于1984年12月建成占地35万平方米、固定摊位近2000个的新马路市场,摊位从露天搬进了棚子,这就是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。在这里,除了义乌人,还吸引了浦江、东阳、慈溪、萧山、绍兴、温州等地的商户入场经营。“群众首创+政府有为”互动在“兴商建县”发展战略指引下,义乌县委县政府又先后提出“以商促工”“以商强农”“以商兴城”“以商富民”等一系列发展策略,使得义乌掀起经商办厂热潮,到1984年底个体户突破1万户,达14259户,小商品市场成交额2321万元,义乌市场的成交额突破1亿元,辐射范围从周边县市延伸到省内外。“洼地效应”的形成,使市场的发展完全超出了人们的预计。刚开业不久的市场马上又显得太小了,商户摊位逐渐扩展到朱店街。这条近15米宽的街道,曾是义乌小商品城同业工会会长楼南六最初摆摊的地方。市场距楼南六的家有17公里,他每天早出晚归,乘三轮车往返。
改革开放40周年在楼南六身上,流淌着义乌商人吃苦耐劳和果敢无畏的血液。一次进货,楼南六借了1万元。那时没有支票,他只好把现金绑在腰上,晚上连觉也不敢睡。货物是进口布头,托运一部分,自己背一部分。布料运回来之后,因为弄皱了,他还得半夜起来熨烫。这些草根商人在创业期间吃了多少苦、受了多少罪,外人很难体会。但在楼南六看来,“比谁都勤奋、比谁都吃苦耐劳”恰恰是义乌商人身上的闪光点。正是在这种不断闪光的群众首创和党政有为的互动中,义乌在春风中不断焕发着勃勃生机。兴商建县、贸工联动,乡村工业炊烟袅袅、车轮滚滚,城乡一片欣欣向荣,市场的生命力也越来越强。义乌第二代小商品市场运行不到两年,市场的再度扩建呼之欲出。1986年9月26日,占地4.4万平方米、摊位数4100个的城中路小商品市场开业了。到1990年底,该市场占地7.7万平方米,摊位增加到10500余个,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。1991年小商品市场成交额达10.33亿元,首次突破10亿大关。小商品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。(王婷)
热线:400-608-7738 | 义乌博览会 | 10月21-24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