义乌:“世界超市”里的生意人
通知:义乌博览会优质展位已不多,先定先得!!!
通知:义乌博览会优质展位已不多,先定先得!!!
通知:义乌博览会优质展位已不多,先定先得!!!
草裙舞者抖动腰肢的窸窣声,非洲热辣的鼓点声,优雅的萨克斯风音乐,混合成奇幻的背景,佐以东南亚小姐姐推荐椰子油的温软笑容、印度阿姨不标准的普通话以及马来西亚的榴莲味……像这样充满异域风情的“国际市集”,在义乌——这个地处浙江中部的县级城市里,是信手拈来,随时随地都能组上一个。来自世界各国的生意人聚集在这里,有些人的故事刚刚开始,而有些人已经在义乌这块“魔性”的沃土上生根发芽,枝繁叶茂。从摇着拨浪鼓吆喝“鸡毛换糖”,到小商品市场火爆全球,再到进口商品桥头堡,义乌这座生来就是市场的城市,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哺育中,像一块磁石,吸引着全球的目光。激发无数人的“义乌梦”,让身在其中的人又爱又恨。当我们走近他们,所有故事都正在发生。家族里的孩子在客厅喧闹,电视频道连日来始终被周君停留在CCTV,5·12汶川大地震的震惊与悲痛弥漫在这个叙利亚人家中。阿罗波,叙利亚的古老城市,周君的故乡,此刻似乎成了他的“异乡”。他的心被6000公里外的另一个故乡牵动着。2008年,周君带着中国妻子周慧兰第一次回自己的家乡叙利亚。在中国义乌经历了两年低谷后,生意终于有了起色,夫妻两人兴奋地带着赚到的“第一桶金”——15万元人民币回到叙利亚。汶川大地震的噩耗,让周君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中国的感情远超出想象。夫妻俩委托在国内的朋友向灾区捐了2000元人民币。而和周君同在义乌的叙利亚朋友李志的餐厅门前,摆上了一个箱子,所有购买鸡肉卷的钱都投在里面,然后全部送去灾区赈灾。“周恩来的周,君子的君。”周君喜欢这样跟朋友介绍自己的中国名字。在义乌从事外贸生意13年,周君的行为模式、语言风格就像一个传统的中国生意人。2005年冬天,周君带着怀疑和忐忑的心情来到义乌,为在叙利亚的家族企业寻找涤纶线合作伙伴。飞机落地上海,然后打车到义乌。车穿过黄浦江上的大桥和上海外滩,车窗外流动的不夜城景象让他的心情更加漂浮不定。“来之前,我一直在担心到了以后用什么电脑和手机,害怕这里没有办法提供基本的通讯和信息服务。”周君想象中的中国是一个贫穷的国家,“Made in China”彼时并不是一个褒义词。然而义乌的第一印象颠覆了他此前对中国的所有偏见,他甚至变成了“中国制造”的忠实粉丝。跟所有中国商人一样,周君非常地道地称进货为“拿货”。他在义乌的生意,就是从义乌小商品市场“拿货”,运回叙利亚售卖。每一天他都会穿梭在小商品市场内,寻找合适的货源,然后对接叙利亚的国内贸易客户。最初的两年生意一直不见起色,用周君自己的话说,两年间他只赚到了200元人民币。直到2008年,周君的妻子周慧兰找到一批“装饰假花”的货源,货发回叙利亚,畅销。这让他们赚到了第一笔“大钱”——15万元。那一天,周君拎着装满15万元人民币现金的袋子回家,在进门就只有床的出租屋里,兴奋地将现金天女散花式地撒在了床上。现在周君依旧能记起当时和妻子“幸福地像花儿一样”的笑容。此后,周君在义乌的生意便如火如荼,儿女绕膝,买车买房,还在妻子的老家建了一座房子。交织在义乌国际客商人生中的,还有翻译。2006年,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学完阿拉伯语之后,湖北人许冬梅来到义乌寻找翻译工作。“那时候,阿拉伯语的翻译工作机会最主要的就是在广州和义乌,我当时选择了义乌。”裹着头巾,戴着眼镜,说话轻声细语,现在的许冬梅已经和“70后”叙利亚籍丈夫许志(叙利亚名ABDULSATAR ALSAIED)结婚12年,有两个可爱的孩子,而她的日常,就是料理好家庭。当时认识三个月,许冬梅便被这位叙利亚男人求婚,从此开启了义乌混血家庭的别样人生。“叙利亚人比较像我们爷爷奶奶那一辈,在他们的意识里依然是男主外、女主内。他们大部分没有时间观念……”她说。2004年,许志三兄弟来到义乌,做起了贸易之外的服务行业餐饮业。许冬梅的印象中,2006年前后,专做”老外”生意的餐饮行业生意兴旺。“那时候义乌的外国人餐厅并不多,做餐饮门槛低,不像贸易压力大,渐渐地,这里的外国人餐厅开始多起来。”“不要说中国,就只是义乌,我都觉得它在长大,每一天都在变化。”在义乌生活了12年,义乌的街道环境、政府部门办事效率、治安管理、流动人口管理都在许冬梅的生活里得到很好的印证。城市虽然不大,但给许冬梅带来安全感。
热线:400-608-7738 | 义乌博览会 | 10月21-24 |